写在开头:
关于各个分区的具体视觉艺术设计,我们尚未敲定,如果有人愿意帮助我们完善视觉上的艺术设计,我们十分欢迎。
地形总览
城市分区和地图组合
边境之城,是过去的人们借助空间科技,为了躲避一场灭世的灾难,遥远的世界上剥离出来的一座城市。这座城市在虚空中漂浮着,逐渐演化成了一个独立、光怪陆离的城市。
城市分区
城市分区
中央穹顶
这是四大垄断公司——回声科技、壁垒安保、奇点生科和迁跃轨道的主要公司部门所在地。这里也是财团与公司的统治中心
普通人无法接近核心区,只有高级研究员、公司高层与特权阶级才能居住与工作在这里。
银环之翼&繁灯区
银环之翼和繁灯区是半包围着核心区的中环区域,这里是普通市民与基层研究人员的生活区
银环之翼和繁灯区还分别是旧世界东西方文化的聚集地,能见到不少旧世界的影子
铸造之翼
铸造之翼是边境之城的工业心脏,承载了整个城市的规模化生产与重工业运作。位于城市北部,它与熔炉枢纽形成能源与工业的“双子系统”,为城市的基础设施、装备制造和技术研发提供强大的支撑。铸造之翼不仅是生产力的象征,也是技术与资源调配的核心区域
熔炉枢纽
熔炉枢纽是边境之城的能源心脏,承担了全城80%以上的能源供应,是科技与工业力量交汇的象征。位于城市的工业区核心,熔炉枢纽以其巨大的能源产能和复杂的输能网络成为城市维持运行的基石
影灰荒原、忘却之地、断界地、南北长廊
这些地方都是边缘地区,是贫民窟与实验废墟,在这里的人们主要是被公司遗弃的平民、实验失败的幸存者、地下帮派与走私者。当然,这里也不乏想着去到城市里闯荡一番的人们
影灰荒原(Ashen Wastes)
位置: 城市正西,偏远且与城市主区域相隔较远,接近边界。
特点与环境:
- 影灰荒原是城市最荒凉的区域,以工业废料和污染残骸为主。这里几乎没有任何基础设施,只有成片的废墟与灰烬。
- 终年被灰色雾霾覆盖,空气中夹杂着刺鼻的气味。土地上布满裂缝与废弃的设备,阳光难以透入,昼夜的界限模糊。
居民与活动:
流浪者聚落: 荒原上的居民多是被抛弃的实验体、流浪者和一些极端生存主义者。他们依靠回收废料和改造残破设备为生。
“灰烬拾荒者”: 一群专门在废墟中寻找有用物资的拾荒者,他们对荒原的地形了如指掌。
失控实验体: 部分污染区域隐藏着危险的实验残骸,偶尔会出现失控的变异体。
忘却之地(Forgotten Zone)
位置: 城市正南偏西,与影灰荒原相对较近,连接中环区域的南部边界。
特点与环境:
- 忘却之地曾是公司的实验中心,但大规模实验失败导致区域荒废,成为了一个充满破败与荒凉氛围的废弃区域。
- 这里的建筑多为破旧的实验设施和工厂遗址,部分区域被杂草和腐败的植被覆盖。
夜晚,遗址中依然会闪烁着破旧的霓虹灯,给这片区域增添一丝神秘与恐怖。
居民与活动:
异化体聚集地: 忘却之地的居民多是实验失败的幸存者,他们的身体或精神发生了异变,被主城区的居民视为“异类”。
黑市交易中心: 这里发展出一个地下交易市场,出售违禁药物、非法武器和实验体基因样本,吸引了许多走私者与犯罪组织。
自发社区: 尽管环境恶劣,居民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小型社区,有些人甚至以此为家。
断界地(Broken Frontier)
位置: 城市正南偏东,与忘却之地隔着南北长廊的南方段相望,靠近虚空节点。
特点与环境:
- 断界地是边境之城最接近虚空的区域,频繁的空间不稳定现象使这里成为高危地带。
- 地面上布满了裂隙和空间扭曲的痕迹,一些地方甚至漂浮着破碎的建筑残骸。
光线在这里被异常扭曲,整个区域呈现出一种诡异的紫色光晕。
居民与活动:
冒险者和拾荒者: 尽管危险,断界地依然吸引了大量拾荒者和冒险者,他们希望在裂隙中找到稀有资源或失落的科技。
非法实验基地: 一些组织利用这里的空间裂隙进行非法实验,包括人体实验和高危科技测试。
虚空怪物: 某些裂隙会释放出未知的生物,居民称之为“裂隙之影”,它们偶尔会侵袭周边区域。
北方长廊(Northern Corridor)
位置: 起点位于城市东北部,靠近工业区与物流中心。
特点与环境:
- 北方长廊是边境之城工业与物流体系的生命线,承担着物资生产与运输的重任。
- 道路两侧分布着大量的仓储设施、废旧工厂以及运输枢纽站,白天满载的货运列车与无人运输设备川流不息。
- 因靠近工业区,北方长廊空气中弥漫着金属与燃料的气味,灰色的天空常年笼罩着这里。
居民与活动:
工业工人: 部分工厂工人直接住在长廊两侧的简易居住区,形成了一批紧靠工业区生活的低收入阶层。
物流帮派: 部分帮派控制了废弃车站和仓储区,用于走私和转移资源。
拾荒者: 大量的工业废料吸引了拾荒者,他们在废弃的运输线上寻找有用的零件和资源。
中央交汇区(Central Convergence Zone)
位置: 位于中环的东侧,是南北长廊的中间节点,与中环的东部区域相连接。
特点与环境:
- 中央交汇区是南北长廊最繁忙的区域,集中了大量的交通枢纽与物流终端。
- 道路纵横交错,轨道线路密集,桥梁和隧道重叠,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多层交通网络。
居民与活动:
公司控制: 中央交汇区由公司直接监管,以保证物流和运输的顺畅。
非法交易: 尽管监管严密,但交汇区依然有不少隐藏的黑市和地下交易活动。
过客与流浪者: 许多人通过交汇区前往南方或北方,流浪者和拾荒者在此寻找短暂的庇护。
南方长廊(Southern Corridor)
位置: 延伸至城市的最南部边缘,贯通忘却之地和断界地。
特点与环境:
- 南方长廊更破旧且危险,沿途的设施许多已被废弃或被地下势力占据。
- 靠近忘却之地的区域遍布实验残骸与废墟,而靠近断界地的部分则受到虚空裂隙的不稳定影响,充满了危险和未知。
居民与活动:
地下帮派: 南方长廊是地下帮派的主要活动区域,这些帮派将废弃车站改造成秘密基地或竞技场。
异化体流浪者: 一些实验失败的异化体在这里隐居,他们试图远离公司势力的追捕。
冒险者与走私者: 冒险者和走私者利用长廊的隐秘路线进行物资运输或探索实验残骸。
城市交通线路
城市交通线路
城市的公共交通被四巨头之一的迁跃轨道垄断着,但它们主要经营的线路为中央的橙色一号线和蓝色的二号线两条环线,其他线路并没有轨道列车连接。连接那些节点的只是一些普通的四轮载具罢了。
橙色一号线(核心线)
线路描述:
橙色一号线是边境之城最重要的交通主线,由垄断空间与公共交通技树的巨头——跃迁轨道公司全权运营。它连接了城市的四大中枢——军事、科技、生物医药与交通,这条线路的高效性和精准性使它成为城市生命线的象征。
一号线线路的设计体现了权力、效率与核心科技的集中化,搭乘这一线路的乘客多为公司高层、技术专家和重要职员。
站点设定
1. 壁垒要塞(Fortress Bastion)
功能:
壁垒安保公司的总部站点,是整个城市防卫力量的中枢。这里承担着城市的军事防御、雇佣兵培训、武器研发等职能,是安保力量和暴力机构的象征。
区域特色:
巨大的钢铁建筑群,呈现出冷硬的工业化设计,外部部署着自动防御炮台和无人机巡逻系统。
周边有军事训练场、武器测试场和装甲车停车场,营造出随时待命的紧张气氛。
2. 回声塔(Echo Spire)
功能:
回声科技的总部站点,是边境之城空间科技与相位研究的中心。这里的研究推动了跃迁技术和空间裂隙技术的发展,掌控了城市绝大部分的关键科技成果。
区域特色:
回声塔是一座通天的银蓝色塔楼,塔身表面布满了动态光纹,显示出实时的空间能量流动。
内部设施包括超算中心、相位实验室以及多个高端会议室,是公司机密的核心区域。
3. 奇点方舟(Singularity Ark)
功能:
奇点生科的总部站点,是城市医疗与生物科技的顶点。这里集中研究人类增强技术、基因工程和生物医学,致力于通过科技延长生命和提升人类能力。
区域特色:
奇点方舟是一座巨大的圆形建筑,外表如同完美的白色穹顶,内部装饰简洁且无菌,充满未来感。
建筑内部设有基因实验室、高端诊疗中心,以及地下的生物样本储存库。
4. 迁跃枢纽(Warp Nexus)
功能:
迁跃枢纽是跃迁轨道公司的总部站点,也是整个城市的公共交通与空间交通中枢。作为一号线的最后一站,迁跃枢纽象征着城市的交通命脉与空间技术的极致应用。它不仅统筹所有轨道线路的运行,还开发并管理虚空节点之间的空间隧道技术,确保城市的扩展与物流的高效运转。
区域特色:
枢纽站整体呈现出蜂巢状的设计,中心是一座巨大的交通塔,外围分布着无数跃迁轨道交汇的悬浮平台。
站点内有一座巨大的三维动态显示屏,实时展示城市交通网络的运行状态。
周围设有多处小型跃迁装置,供高优先级的人员或货物实现短距离瞬移。
附近的子站连接边缘区的虚空节点,是勘探队与运输人员的必经之地。
蓝色二号线
线路描述:
蓝色二号线是边境之城的中环跃迁轨道,贯穿城市的商业、文化与娱乐区,同时连接了核心区和部分外围区域。相较于橙色一号线的严肃与权力象征,蓝色二号线更加贴近民生与多样化的城市文化。
站点设定
1. 白金港(Platinum Port)
文化与功能:
文化聚集地: 这里是英美文化的交汇点,充满了工业化与现代化的混合风格,高楼林立,霓虹灯闪烁。建筑多为对称的简约风格,且体现了英美的实用主义。
垄断公司总部: 营养通配的总部坐落于此,这家公司垄断了整个城市的营养食品供应,从基础的能量胶囊到高端速食包。其总部是一座巨大的镜面大楼,外墙投影展示着公司广告。
区域特色:
港口设施依然存在,但更多地服务于物流中转而非传统的货物装卸。
营养通配在周边建立了广泛的物流网络,分布着多个配送中心和实验设施。
2. 千灯街(Thousand Lantern Street)
文化与功能:
文化聚集地: 这里是日本与东南亚文化的混合地,夜晚尤其绚丽多彩。街道两旁的灯笼与霓虹牌匾交相辉映,小巷里飘荡着寿司、烧烤和椰浆饭的香气。建筑风格糅合了日式传统与现代科技,简洁而不失精致。
特色产业: 街道以食品、手工艺品、以及传统与现代技术结合的商品闻名。大量商铺出售具有异域风情的高科技小物件。
区域特色:
千灯街是一个紧凑而充满活力的区域,街道较为狭窄,但人流密集,市场气氛浓厚。
高空中分布着悬浮广告牌和无人商铺,代表了赛博朋克风格的商业化景象。
3. 东风巷(Eastwind Alley)
文化与功能:
文化聚集地: 这是中国文化的汇聚地,类似唐人街,但规模更大且风格更加现代化与赛博朋克化。街道两侧布满了红色霓虹灯,充满东方的神秘与科技感。
特色产业: 从传统手工艺到现代化设备,这里几乎能找到任何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商品。茶馆与酒楼融合了传统与现代,成为区域的标志。
区域特色:
巨大的红色拱门矗立在东风巷的入口处,拱门上装饰着动态投影。
高空中延伸的悬浮步道与低矮的地面巷道形成鲜明对比,形成了多层次的交通与商业网络。
4. 红岩站(Red Cliff Station)
文化与功能:
矿业与能源: 红岩站曾是矿物开采的中心,如今已转型为能源存储阵列所在地,并成为能源线路公司——红岩集团的总部。
区域特色:
红岩站的建筑多为工业化风格,厚重的金属墙体与管道遍布周边。其主建筑呈现出巨大的红色矿石形状,是红岩集团的标志。
地面仍保留着废弃矿井的痕迹,而周边则布满了能源管道和存储罐。
5. 火花区(Spark District)
文化与功能:
能源核心: 火花区是一座巨大的能源塔所在地,这座塔每天为城市提供80%以上的能源,是整个城市的“生命线”。
区域特色:
塔身环绕着蓝色与紫色的能源脉冲光,夜晚看起来尤为震撼。
周边分布着大量的维护设施与能源传输站点,这里也是能源科技研究的重要区域。
6. 秩序之环(Ring of Order)
文化与功能:
文化聚集地: 这是俄国与德国文化的交汇点,充满了工业美学与刚硬的建筑风格。建筑以冷灰色和金属感为主,街道宽阔而整洁。
法律与秩序: 这里是城市司法和执法的核心,周边遍布法院、警察局和执法机构。
区域特色:
建筑多为环形布局,象征着秩序与平衡。
大量执法无人机和巡逻车辆使这里的治安严格且高效。
7. 夜莺之巷(Nightingale Alley)
文化与功能:
文化聚集地: 这里是法国与意大利文化的融合地,充满了艺术气息与浪漫氛围。街道两旁是复古的欧式建筑,墙面上覆盖着动态的涂鸦与投影艺术。
娱乐与文化: 这里有着丰富的餐厅、咖啡馆、酒吧和艺术馆,是市民们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
区域特色:
夜晚灯光柔和,音乐与香气在街头巷尾流动。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慵懒的浪漫气息,但深处隐藏着地下艺术团体与犯罪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