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地区农业与南北长廊的物资流通设定
在边境之城的世界观下,边缘地区的部分土地因环境特殊,依然适合进行有限规模的传统农业种植和养殖业操作。这些地区以低技术、低能耗的方式生产基础食材,供应城市内部居民的基本需求。以下是关于农业、物资流通和对边境之城的影响设定:
1. 边缘地区的农业与养殖业特点
适宜种植的作物:
- 耐寒谷物:如合成稻米的改良品种,以及高产速生小麦。
- 高效蔬菜:如大白菜、土豆、胡萝卜、辣椒等易于种植和储存的作物。
- 水果种植:少量种植耐旱耐寒的果树,如柑橘和苹果,但品质不及虚空培育的高端品种。
养殖业:
- 低成本畜牧: 边缘地区保留了少量猪、鸡、羊的养殖,肉类较为粗糙,适合加工成腌制食品或合成肉的基础原料。
- 水产养殖: 在部分时空稳定的水域中养殖虚空鱼或其他适应力强的水生生物,满足居民对新鲜水产的需求。
农耕工具与技术:
- 由于科技资源有限,边缘地区的农业依赖简单的机械化设备,与工业化农场相比效率较低,但作物风味更接近自然种植。
2. 南北长廊的物资流通特点
南北长廊是边境之城内外之间的重要运输动脉,将边缘地区的农副产品输送到城市各个区域。以下是流通设定的具体内容:
主要物流形式:
- 自动化货运列车: 沿南北长廊铺设的轨道承担大部分运输任务,定期将边缘地区的食材和初级加工产品运送至城市内的市场和餐馆。
- 小型飞行器配送: 通过轻便的无人飞行器将高价值、易腐烂的产品(如虚空鱼、稀有水果)送往特定区域。
物流节点:
- 边境物流站: 位于南北长廊的起点,负责收集并分类所有物资,装载到货运列车或飞行器上。
- 城市内仓储中心: 每个城区都设有仓储和分发中心,确保食材能及时送达各类餐馆与家庭。
物流效率:
- 南北长廊的运输受到虚空气候和裂隙波动的影响,因此物流时间可能不稳定,价格也因供需波动而有所浮动。
3. 对餐饮和经济的影响
餐饮行业:
- 农副产品的流入使得东风巷等区域的小餐馆能够获得价格适中的基础食材,保留了更多“传统风味”的菜肴。
- 边缘地区的食材虽然品质普通,但其自然种植的特性被视为一种“乡土风味”,受到中低收入群体的欢迎。
经济与社会层级:
- 边缘地区的农户通过南北长廊的贸易获得一定的收入,但由于物流成本较高,这些食材的售价仍然低于城市内的合成食品。
- 边境之城内部的富裕阶层则更倾向于消费虚空培育的高端食材,而中低收入者对边缘地区的农产品需求更大。
灰色经济:
- 一些未登记的边缘小型农场可能会通过地下物流网络向城市内销售未经检验的“纯天然”食品,这种行为被公司严格禁止,但在部分地区仍然存在。